超過五成三受訪者家庭展現高度應對困境的能力
「賽馬會智家樂計劃」團隊於今年2月至3月期間,透過固網電話、手提電話及網上問卷方式向7,438名成年人進行調查,並以「疫情下應對困境的能力、家庭幸福與創新家庭服務的關係」為主題作出研究。詳細研究結果節錄如下:
- 家庭應對困境的能力高:超過五成(53.9%)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家庭應對困境程度屬於高等水平,評分在 7 分或以上(以 10 分為家庭應對困境的能力非常高,0 分為完全沒有能力);當中 46.1%受訪者以 6 分或以下(中等至低等水平)形容自己的家庭應對困境能力(10 分為家庭應對困境的能力非常高,0 分為完全沒有能力)
- 較多女受訪者擁有高家庭應對困境的能力:對比男性受訪者(52.1%),較多女性受訪者(55.5%)認為自己有較高家庭應對困境的能力
- 年齡越大,擁有高家庭應對困境的能力的比例越高:以受訪者年齡進行比較,調查發現認為自己家庭應對困境能力高的較多為年齡組別高的人士(「55 歲至 64 歲」:64.0%;「65 歲或以上」:63.5%),而較年輕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家庭應對困境的能力高的比例則較少(「18 歲至 24 歲」:42.2%;「25 歲至 34 歲」:42.7%)
- 家庭收入及教育程度越高,擁有高家庭應對困境的能力的比例越高:研究顯示,家庭收入與家庭應對困境的能力高低有關聯,家庭收入越高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有較高家庭應對困境能力的比例越高,家庭每月收入多於$40,000(65.0%),$10,000-39,999(48.5%),少於$10000(45.6%)
- 家庭應對困境的能力高,出現焦慮和抑鬱症狀的比率會較低:數據顯示,表示自己家庭應對困境能力高的受訪者,出現焦慮(11.2%) 、和抑鬱症狀(9.0%)的比例較低。
- 家庭逆境應對能力高,個人及家庭幸福的程度較高:
- 受訪者指出自己擁有較高水平的個人健康(30.8%) 、
- 較高水平的個人快樂(57.8%) 、
- 較高水平的家庭快樂(84.9%)及
- 較高水平的家庭溝通質素(77.1%)
- 遇上家庭問題時,家庭逆境應對能力低的受訪者,較不樂於接受面對面的家庭活動:擁有較低家庭逆境應對能力的受訪者,較不願意接受家庭服務中心為促進家庭關係而提供的面對面活動(14.0%) ;家庭逆境應對能力高的受訪者則較願意接受(16.5%)
- 擁有中等或低等水平家庭逆境應對能力的受訪者,更願意參加於網上舉辦有關情緒和壓力管理的活動:擁有較中等或低等水平家庭逆境應對能力的受訪者,較踴躍參與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提供的情緒管理(55.1%)、及壓力管理(50.4%)課程;當中他們較願意接受網上服務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可以隱藏真正身份(37.2%) 、參與免費服務(30.8%) 、避免面對面談及尷尬問題(31.1%)及通過文字交流,不用擔心其他人聽到自己(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