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近3.3億港元,自2018年起開展「賽馬會智家樂計劃」,協助全港26所非政府機構營運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綜合服務中心,利用資訊科技提升家庭服務效能及鼓勵服務創新以促進家庭和諧,並提供培訓及服務數據分析,提升業界能力以回應家庭的各種變化及需要。

計劃目標

透過非政府機構與學術界之間跨界別合作,「賽馬會智家樂計劃」旨在:

提升綜合服務管理系統的功能

發展以實證為本的混合服務模式,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更妥善的支援

加強專業培訓,以推動家庭服務業界數碼化

發展數據智能,使服務規劃及風險評估更趨完善,從而促進跨界別合作

計劃內容

服務管理系統(i-Connect)

由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團隊負責

i-Connect為非政府機構提供嶄新的家庭服務管理方案,包括服務使用者資料、個案、小組及活動管理、評估工具、統計報告和其他行政工作功能。系統將會減輕人力資源和行政工作的壓力,並幫助識別高危個案和進行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

由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及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團隊負責

「數據科學造福社會」是一項新興的大數據科技概念,目的是準確掌握社會界別中有關使用者的需求、資源規劃及服務效率的數據。計劃團隊建立「數據分析系統」平台,以支援來自i-Connect服務管理系統搜集到的數據、人口統計資料及圖表等多項數據源的分析及可視化工作。「數據分析系統」旨在按用戶需求開發方便使用及智能化的數據顯示版面,並透過自然語言處理功能等創新科技,提升非政府機構主管及前線同工的數據分析能力。

根據本計劃第一階段機構數據分析的經驗,計劃團隊期望可進一步整合機構層面的數據作分析,以達致:

  1. 了解服務對象的概況;
  2. 了解家庭問題的模式、分佈情況和個案性質;
  3. 了解複雜的家庭問題;
  4. 探討家庭問題和複雜問題的保護因素及危機因素,以及個案性質。

混合服務模式

由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和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團隊負責

計劃團隊會致力協助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發展創新的混合服務模式。鑑於本地家庭對服務需求的獨特性,因此會由個別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所屬機構選擇創新服務或支援方案,並負責培訓、提供服務或支援。

計劃團隊會開辦以實證為本的研究技能課程,促進綜合家庭服務中心舉辦以實證為本的支援活動,有系統地收集實踐所得的證據,並在有關家庭工作的本地及國際會議上向專業人士發布。

能力提升

由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團隊負責

計劃團隊開發了一個名為 i-Hub 的香港家庭服務電子資源庫,旨在透過蒐集多元實用的參考資訊、本地及海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業界應用的實證案例等,推動家庭服務的創新。

計劃團隊會為社會工作者提供培訓,以提升他們的能力,提供以實證為本的數碼化服務,並向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發布混合服務模式的標準實務守則和指引。

計劃影片

計劃進度及成效

2018 – 2022

第一階段直接受惠

35,706

個案管理

218,800

社區活動出席人數

173,000

服務使用者受惠

2,000

應用科技的活動

2022 – 2025

第二階段直接受惠(截至2025年6月)

13

創新服務模式推出

128,000

社區活動出席人數

197,000

服務使用者受惠

提供能力提升課程予

2,900

家庭服務工作者

200

準專業人仕

主要成果(截至2024年9月)

社會工作者:

%

提供混合服務模式的能力(知識及技巧)有所  提升。

%

更有信心以混合服務模式為家庭提供服務。

中心主管:

%

增加數據在社會工作實務及服務規劃中的使用。

%

同意數據洞察使他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策,從而提高服務提供的質素。

服務使用者:

%

對多元化介入及溝通模式感到滿意。

%

表示增加使用資訊科技以促進家庭溝通。

非政府機構對計劃成效的回應

有了i-Connect之後,個案管理都方便了很多,我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個案情況。

前線社工
現在有了「數據分析系統」可以做到很多數據分析及比較,為我們的服務規劃提供有力的依據。

總幹事

 

在疫情期間,當我在家工作時,我的主管可透過i-Connect 服務管理系統直接檢視及更新受助人的狀況。這有助我們節省尋找受助人檔案的時間。
前線社工
我現在可以透過系統即時查看中心的統計數據(例如:進行中的個案數目)。
中心主管

混合服務模式(例如:使用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使參加者更便捷分享資料和溝通,並創造了互動的學習空間。

前線社工
混合服務模式符合現今家庭服務的趨勢,大家日常生活都廣泛使用手機,同事現時亦會透過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聯絡服務使用者。

主管

 

 

《智放鬆》手機應用程式讓家長在危機發生時能保持放鬆和冷靜的心情。家長對負面情緒有更深入的了解,當子女感到困擾時,他們可表現出同理心。
前線社工
在2019冠狀病毒疫情期間,計劃透過不同的實用資訊科技方案,協助我們維持服務及繼續與服務使用者保持聯繫。計劃亦為前線員工提供培訓,以加強他們對於在服務中運用資訊科技的認識及技能。
機構主管

同事們的資訊科技知識很有限,「賽馬會智家樂計劃」提供資源、各類資訊及有關資訊科技的培訓,幫助我們善用資訊科技於家庭服務中。

前線社工
計劃為我們(在混合模式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尤其是大學團隊的支援,不但提供培訓,更與我們合作,指導我們設計混合模式服務。

機構主管

i-TLS靈活學習平台所提供的多項培訓及由其他社工所分享的創新活動體驗,讓我們得到啟發。從未想過在服務中應用資訊科技可有這麼大的樂趣和影響力……計劃令我們印象深刻,並啟發我們在提供服務時推出更多新穎的內容。
社工
數碼化發展將會對業界的服務及運作帶來重大改變。在提供社會服務時,須加強資訊科技的應用。在轉型過程中向社工提供持續的培訓及技術支援是重要的一環。
機構主管

我們將資訊與通訊技術元素融入一些親子小組之中,使父母與子女透過線上遊戲進行溝通與互動。我們認為這些應用比以往(的小組活動)更具吸引力,參與者的反應也更為正面。

總幹事
在計劃的協助下,我們開發了一個網上家庭支援平台,讓服務使用者能隨時查看不同的服務資訊,例如為照顧者、殘疾人士及特殊教育需要兒童所提供的資源。該平台還有互動功能,如拍照、留言,甚至即時下載家庭照片。

主管

 

現在,我們大部分服務已轉為網上模式。計劃加快了服務數碼化的發展。同事看見其他人的成功個案後,在推出創新計劃時,變得更有自信。
中心主管
賽馬會智家樂計劃逐漸改變了社工的『數位心態』。我們一直積極探索其他電子渠道以提供服務。開發混合及網上的服務模式,實屬必要。
首席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