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賽馬會智家樂計劃」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8 年撥款逾1億5千7百萬港元,展開為期四年的「賽馬會智家樂計劃」,協助全港26所非政府機構營運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綜合服務中心,運用資訊科技提升家庭服務。本計劃結合跨界別力量,旨在善用資訊科技及數據分析,建立創新和實證為本的家庭服務模式,令服務使用者更加受惠於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所提供的預防、支援和早期補救性服務,促進家庭幸福和諧。計劃亦會開發共享平台及推行知識轉移活動,提升前線員工專業能力,促進有效資訊共享、靈活學習及輕鬆共創。
計劃合作夥伴包括: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及科創習新)、香港明愛、香港家庭福利會、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香港青少年服務處、聖雅各福群會、東華三院、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及鄰舍輔導會。
服務管理系統 (i-Connect):系統透過應用雲端科技,提升中心個案及服務管理的效率。隨著系統陸續於參與計劃的家庭服務中心推行,將可以為機構提供即時的服務數據分析,讓非政府機構的服務策劃更能切合社區所需。
優化服務支援 (i-Action):為社福界提供的硬件、軟作及技術等支援,以協助前線社工聯繫家庭服務使用者、強化家庭功能。i-Action 服務支援涵範疇甚廣,包括:
- 開發問卷工具平台,以便收集服務使用者對活動的意見
- 共同設計電子訊息及提供電子訊息發送平台,適時聯繫服務使用者
- 共創共建遊戲化資訊科技工具,供同工在日常活動中使用,加添活動趣味
- 親子手機應用程式,包括「情緒達人」、「智癒花園填色冊」、「智放鬆」、「智‧家‧樂3.0」、「智內在.Mindstagram」、「智情緒‧智深情3.0」等作免費下載和使用
培訓、學習及共享平台 (i-TLS):讓前線人員網上靈活學習,交流服務經驗心得,提高專業能力。
公眾教育及知識轉移:透過社交媒體活動、新聞發佈會、大眾傳媒發佈、媒體訪問、標誌性大型社區和公眾教育活動,提升公眾對家庭幸福和健康家庭功能的認識。
大數據分析: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將會分析在i-Connect 服務管理系統搜集到的大數據,幫助政策制訂者、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營運者和個別社工因應數據分析資料策劃及主動調整服務以滿足未來需要。
賽馬會智家樂計劃」研討會2021:一連四日研討會,邀請了來自不同界別的講者及參加者,就《關愛家庭、跨越困境》、《科創融合發展新常態下的家庭服務》、《走過疫情再建家庭抗逆力》、《大數據 – 社會服務的「神隊友」 》四大方向,透過專題討論、主題演講及公眾體驗工作坊,探討如何在疫情新常態下,發揮創意思維及融入科技,進一步提升家庭及兒童抗逆力。
研討會首天邀請了多位重量級嘉賓進行專題論壇,包括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家庭及兒童福利)彭潔玲女士、香港明愛社會工作服務部家庭服務總主任林綺雲女士、香港家庭福利會總幹事葉潤雲女士及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石丹理教授,他們分享了多項針對疫後支援家庭服務的創新措施,並就如何透過科技應用改善家庭服務質素互相交流,並提供了前瞻性的分析及寶貴的意見。
更多「賽馬會智家樂計劃」詳情,請瀏覽 www.jcsmartfamilylink.hk。